精 品 课 程 申 报 表
(中职)
申请学校 青龙职教中心
是否已获市级精品课程 □ 获奖年度
课程名称 WEB程序设计与开发
所属专业大类名称 电子信息类
所属专业类名称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所属专业名称(专业课程填写)计算机应用技术
课程负责人 章 锐 陆国辉
申报日期 2009年5月20日
填 写 要 求
一、 word文档格式如实填写各项。
二、表格文本中外文名词第一次出现时,要写清全称和缩写,再次出现时可以使用缩写。
三、涉密内容不填写,有可能涉密和不宜大范围公开的内容,请在说明栏中注明。
四、除课程负责人外,根据课程实际情况,填写1~4名主讲教师的详细信息。
五、本表栏目未涵盖的内容,需要说明的,请在说明栏中注明。
1.课程负责人情况(1)
课程类型:理论课(不含实践)、理论课(含实践)、实践(实训)课
1. 课程负责人情况(2)
课程类型:理论课(不含实践)、理论课(含实践)、实践(实训)课
课程负责人:参与本门课程设计的本校专任教师中的主要主持人
2.主讲教师情况(1)
课程类型:理论课(不含实践)、理论课(含实践)、实践(实训)课
2.主讲教师情况(2)
课程类型:理论课(不含实践)、理论课(含实践)、实践(实训)课
2.主讲教师情况(3)
课程类型:理论课(不含实践)、理论课(含实践)、实践(实训)课
2.主讲教师情况(4)
3.教学队伍情况
4.课程设置
5.教学内容
(中职)
申请学校 青龙职教中心
是否已获市级精品课程 □ 获奖年度
课程名称 WEB程序设计与开发
所属专业大类名称 电子信息类
所属专业类名称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所属专业名称(专业课程填写)计算机应用技术
课程负责人 章 锐 陆国辉
申报日期 2009年5月20日
填 写 要 求
一、 word文档格式如实填写各项。
二、表格文本中外文名词第一次出现时,要写清全称和缩写,再次出现时可以使用缩写。
三、涉密内容不填写,有可能涉密和不宜大范围公开的内容,请在说明栏中注明。
四、除课程负责人外,根据课程实际情况,填写1~4名主讲教师的详细信息。
五、本表栏目未涵盖的内容,需要说明的,请在说明栏中注明。
1.课程负责人情况(1)
1(1)-1 基本 信息 |
姓 名 | 章锐 | 性 别 | 女 | 出生年月 | 58年10月 | ||
最终学历 | 本科 | 专业技 术职务 |
副教授 | 电 话 | 13651916681 | |||
学 位 | 学士 | 职业资 格证书 |
高校教师资格 | 传 真 | ||||
所在单位 | 上海电机学院 | zhangr@sdju.edu.cn | ||||||
通信地址(邮编) | 盘山路3/11/701 | |||||||
教学与技术专长 | 程序设计,数据库,实时控制,数据结构 | |||||||
简单工作经历(含在行业、企业的工作经历和当时从事工作的专业领域及所负责任) 1983.1-1987.4 上海无线电仪器厂设计科 单片机产品研发 1987.4-2002.12 上海机电工业学校计算机教研室 教学 2002.12-2004.9 上海电机高等专科学校计算机基础教研室 教学 2004.9至今 上海电机学院 教学 |
||||||||
1(1)-2 教学 情况 |
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型、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 (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训、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 /论文,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 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型、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 (1)《java程序设计》, 理论课(含实践), 周学时4, 4届, 共450人。 (2)《可视化程序设计》, 理论课(含实践), 周学时4, 2届, 共90人。 (3)《C语言程序设计》, 理论课(含实践), 周学时4, 3届, 共280人。 (4)《数据库技术》, 理论课(含实践), 周学时4, 4届, 共350人。 (5)《单片机技术》, 理论课(含实践), 周学时4, 2 届, 共90人。 获得的表彰/奖励或获得的专利(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 1、2005年12月,VB教学课件获上海电机学院CAI课件制作三等奖。 2、2005年,被评为上海电机学院 “十佳教师”。 3、2008年被评为上海电机学院教学法竞赛三等奖 |
|||||||
1(1)-3 技术 服务 |
近五年来承担的技术研发项目或技术服务(培训)项目(含项目/培训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及效果(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相关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表彰/奖励或获得的专利(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 近五年来承担的技术研发项目或技术服务(培训)项目(含项目/培训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及效果 1、承担“李斌杯技能大赛”IT模块程序设计项目的培训工作,由电气集团和李斌技师学院联合主办,2005、06二年,专家组成员 2、参加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校企合作网页设计制作人员和数据库管理人员培养项目 3、学生科创产品“带单片机控制的消磁器”指导老师 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相关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与时间) 1、《单片机系统的分时设计框架》,《上海电机学院学报》,2005年4月,第一作者 2、《java技术在智能卡上的应用》,兰州大学学报,2005年6月,独立作者 3、《MSP430单片机中的WDT研究》,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2006年1月,独立 作者 4、《基于集成产品开发和集成能力成熟度模型的整合方案》,《上海电机学院学报》 2006年9月,独立作者 5、《智能化接口技术在磁轴承系统中的应用》电气传动 2008、6 第一作者 6、《Vinci图形系统支持的快照功能设计与实现》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2009、3 第一作者 |
|||||||
1. 课程负责人情况(2)
1(2)-1 基本 信息 |
姓 名 | 陆国辉 | 性 别 | 男 | 出生年月 | 1963.6 | ||
最终学历 | 大学 | 专业技 术职务 |
讲师 | 电 话 | 021-65480455-3085 | |||
学 位 | 硕士在读 | 职业资 格证书 |
高校教师资格 | 传 真 | ||||
所在单位 | 上海电机学院 | Luguohui1963@126.com | ||||||
通信地址(邮编) | 上海市军工路1100号(200093) | |||||||
教学与技术专长 | 网络技术;WEB技术;操作系统 | |||||||
简单工作经历(含在行业、企业的工作经历和当时从事工作的专业领域及所负责任) 1983.8—2002.9 上海机电工业学校 教务科 管理 2002.9—2004.9 上海电机高等专科学校 计算机专业课程 教学 2004.9 至今 上海电机学院 计算机专业课程 教学 |
||||||||
1(2)-2 教学 情况 |
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型、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 (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训、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 /论文,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 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 1、《ASP技术》, 理论课(含实践),周学时3, 3届, 共140人。 2、《网络操作系统》, 理论课(含实践) 周学时4, 4届, 共240人。 3、《WEB程序设计与开发》,理论课(含实践)周学时4, 1届, 共44人。 4、《数据库技术》, 理论课(含实践),周学时4, 2届, 共88人。 5、《网页制作》, 理论课(含实践) 周学时4, 4届, 共230人。 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学生总人数) 1、先后担任 2个班《WEB程序设计》课程设计指导工作,共88人。 2、先后担任 4个班《网络操作系统》》实训指导工作,共170人。 3、先后担任 1个班《数据库技术》课程设计指导工作,共44人。 4、先后担任 3个班《网页制作》课程设计指导工作,共130人。 5、先后指导四届计算机专业学生的毕业设计,累计指导学生30余人。 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 1、2005年3月至11月 《网络教学平台架构》, 课题来源于上海电机学院, 2005年结题。 2、2007年3月至11月《linux网络操作系统实验实训指导书》,课题来源于上海电机学院,2007年结题。 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 1、2006年,被评为上海电机学院 “十佳师德好教师”。 2、2003年9月,被评为上海机电工业职工大学“我心目中的好老师”。 |
|||||||
1(2)-3 技术 服务 |
近五年来承担的技术研发项目或技术服务(培训)项目(含项目/培训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及效果(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相关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表彰/奖励或获得的专利(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 近五年来承担的技术研发项目或技术服务(培训)项目(含项目/培训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及效果 1、2006年承担“李斌杯技能大赛”IT模块网页设计(中级)项目的培训工作,由电气集团和李斌技师学院联合主办。 2、参加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校企合作网页设计制作人员和数据库管理人员培养项目。 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相关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与时间) 1、ASP访问WEB数据库的技术及其应用,《上海电机学院学报》,2005年10月,独立作者。 2、使用Linux防火墙来保护校园网的安全,《中国教育科学学报》,2007年9月,独立作者。 |
|||||||
课程负责人:参与本门课程设计的本校专任教师中的主要主持人
2.主讲教师情况(1)
2(1)-1 基本 信息 |
姓 名 | 倪彬彬 | 性 别 | 女 | 出生年月 | 1970.10 | ||
最终学历 | 大学 | 专业技 术职务 |
讲师 | 电 话 | 021-65480455-3085 | |||
学 位 | 硕士在读 | 职业资 格证书 |
高校教师资格 | 传 真 | ||||
所在单位 | 上海电机学院 | nbinbin@hotmail.com | ||||||
通信地址(邮编) | 上海市杨浦区军工路400弄29号1811室(200093) | |||||||
教学与技术专长 | 程序设计;数据库技术;数据结构 | |||||||
简单工作经历(含在行业、企业的工作经历和当时从事工作的专业领域及所负责任) 1991.8—1995.10 上海海洋渔业发展公司 计算机应用 1995.10—2002.12 上海机电工业学校 计算机专业课程 教学 2002.12—2004.9 上海电机高等专科学校 计算机专业课程 教学 2004.1—2004.8 被学校送至加拿大SENECA学院进修 2004.9 至今 上海电机学院 计算机专业课程 教学 |
||||||||
2(1)-2 教学 情况 |
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型、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 (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训、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 /论文,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 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 1、《WEB程序设计与开发》, 理论课(含实践), 周学时4, 3届, 共150人。 2、《数据结构》, 理论课(含实践) 周学时4, 1届, 共45人。 3、《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理论课(含实践) 周学时4, 3届, 共280人。 4、《数据库技术》, 理论课(含实践), 周学时4, 4届, 共350人。 5、《计算机操作技术》, 理论课(含实践) 周学时4, 2届, 共240人。 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学生总人数) 1、先后担任 6个班《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设计指导工作,共280人。 2、先后担任 5个班《计算机操作技术》实训指导工作,共240人。 3、先后担任 8个班《数据库技术》课程设计指导工作,共350人。 4、先后担任 3个班《多媒体技术》课程设计指导工作,共100人。 5、先后指导四届计算机专业学生的毕业设计,累计指导学生30余人。 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 1、2003年 《VisualBasic教学、考试系统集成方案》,课题来源于上海机电工业职工大学。 2、2005年《Visual Basic 程序设计》CAI课件,课题来源于学院信息工程系。 3、2005年 参与《计算机操作技术》试题(试卷)库,课题来源于学院信息工程系。 4、2006年 《Visual Basic WEB程序设计与开发》试题(试卷)库,课题来源于学院信息工程系。 5、2007年 《WEB程序设计与开发》课程建设,课题来源于高职学院。 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时间) 1、分析CPU工作频率,《福建电脑》,2006年2月,独立作者。 2、浅谈多媒体网络教学,《中国教育学报》,2007年9月,独立作者。 3、LZW算法分析及C++模拟实现,2008.10 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 1、2003年,《VB教学课件》在中国教育技术协会职业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2003年年会上被评为三等奖 2、2004年,被评聘为学校“双师型”教师和“青年骨干教师”。 3、2005年,被评为上海电机学院 “十佳青年教师”。 4、2005年12月,《Visual Basic 程序设计》CAI课件获上海电机学院CAI课件制作三等奖。 5、2007年,上海电机学院高职学院教学法比赛二等奖。 |
|||||||
2(1)-3 技术 服务 |
近五年来承担的技术研发项目或技术服务(培训)项目(含项目/培训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及效果(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相关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表彰/奖励或获得的专利(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 近五年来承担的技术研发项目或技术服务(培训)项目(含项目/培训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及效果 1、2006年承担“李斌杯技能大赛”IT模块数据库应用项目的培训工作,由电气集团和李斌技师学院联合主办。 2、参加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校企合作网页设计制作人员和数据库管理人员培养项目 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相关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与时间) 1、网页制作中色彩的应用,《中国教育科学学报》2006年11月,第二作者。 |
|||||||
2.主讲教师情况(2)
2(2)-1 基本 信息 |
姓 名 | 赵强 | 性 别 | 男 | 出生年月 | 64.8 | ||
最终学历 | 大学 | 专业技 术职务 |
讲师 | 电 话 | 021-65480455-3085 | |||
学 位 | 硕士在读 | 职业资 格证书 |
高校教师资格 | 传 真 | ||||
所在单位 | 上海电机学院 | Zqsir310@126.com | ||||||
通信地址(邮编) | 杨浦区军工路1100号(200093) | |||||||
教学与技术专长 | 程序设计、多媒体、计算机维护与维修 | |||||||
简单工作经历(含在行业、企业的工作经历和当时从事工作的专业领域及所负责任) 1985.8—1995.10 上海机电工业学校 金属工艺学 教学 1995.10—2002.12 上海机电工业学校 计算机专业课程 教学 2002.12—2004.9 上海电机高等专科学校 计算机专业课程 教学 2004.1— 至今 上海电机学院 计算机专业课程 教学 |
||||||||
2(2)-2 教学 情况 |
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型、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 (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训、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 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型、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 1、《WEB程序设计与开发》, 理论课(含实践), 周学时4, 3届, 共180人。 2、《多媒体技术》, 理论课(含实践) 周学时4, 3届, 共140人。 3、《计算机维护与维修》理论课(含实践) 周学时4, 3届, 共150人。 4、《计算机应用基础》 理论课(含实践), 周学时4, 2届, 共140人。 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训、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学生总人数) 1、先后担任 5个班《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设计指导工作,共210人。 2、先后担任 3个班《多媒体技术》实训指导工作,共125人。 3、先后担任 6个班《计算机维护与维修》课程设计指导工作,共250人。 4、先后担任 4个班《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设计指导工作,共170人。 5、先后指导四届计算机专业学生的毕业设计,累计指导学生30余人。 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 1、2003年7月至11月 《VisualBasic教学、考试系统集成方案》, 课题来源于上海机电工业职工大学, 2003年结题。 2、2006年1月至11月《Visual Basic WEB程序设计与开发》试题(试卷)库,课题来源于学院信息工程系,2006年结题。 3、2007年1月至11月《WEB程序设计与开发》课程建设,课题来源于高职学院,2007年结题。 4、2007年1月至11月《多媒体技术》实验报告,课题来源于高职学院,2007年结题。 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 1、2004年,被评为上海电机学院 “十佳师德好教师”称号。 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时间) 1、Authorware中Quiz知识对象的改进,《上海电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校报》,2004年3月,独立作者。 2、Authorware多媒体课件的网络发布,《上海电机学院学报》,2005年6月,独立作者。 3、多媒体教学探索,《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年11月,独立作者。 4、在高等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的利弊,《高等教育研究》,2008年10月,独立作者。 |
|||||||
2(2)-3 技术 服务 |
近五年来承担的技术研发项目或技术服务(培训)项目(含项目/培训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及效果(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相关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表彰/奖励或获得的专利(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 近五年来承担的技术研发项目或技术服务(培训)项目(含项目/培训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及效果 1、2007年承担“李斌杯技能大赛”IT模块多媒体作品制作员(中级)项目的培训工作,由电气集团和李斌技师学院联合主办。 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相关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与时间) |
|||||||
2.主讲教师情况(3)
2(3)-1 基本 信息 |
姓 名 | 唐政 | 性 别 | 女 | 出生年月 | 1966.10 | |||
最终学历 | 大学 | 专业技 术职务 |
讲师 | 电 话 | 65480455-3047 | ||||
学 位 | 硕士 | 职业资 格证书 |
高校教师资格 | 传 真 | |||||
所在单位 | 上海电机学院 | tangz@sdju.edu.cn | |||||||
通信地址(邮编) | 上海市杨浦区军工路1100号(200093) | ||||||||
教学与技术专长 | 数据结构;程序设计 | ||||||||
简单工作经历(含在行业、企业的工作经历和当时从事工作的专业领域及所负责任) 1986.7-1988.7 上海市机电工业学校 实验教学 1988.7-2002.12 上海市机电工业学校 计算机专业 教学 2002.12-2004.9 上海电机高等专科学校 计算机专业 教学 2004.9至今 上海电机学院 计算机专业 教学 |
|||||||||
2(3)-2 教学 情况 |
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型、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 (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训、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 /论文,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 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 1、《程序设计基础》, 理论课(含实践), 周学时4, 5届, 共620人。 2、《数据结构》, 理论课(含实践), 周学时4, 4届, 共480人。 3、《C++程序设计》, 理论课(含实践), 周学时4, 3届, 共350人。 4、《计算机应用基础》,理论课(含实践), 周学时4, 2届, 共170人。 5、《信息管理与系统开发》,理论课(不含实践),周学时2, 1届, 共42人。 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学生总人数) 1、先后担任 11个班《程序设计》课程设计指导工作,共450人。 2、先后担任 4个班《C++程序设计》课程设计指导工作,共170人。 3、先后担任12个班《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指导工作,共480人。 4、先后指导5届计算机专业学生的毕业设计,累计指导学生50余人。 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 1、“计算机软件编程专门化专业调研”,课题来源于上海机电工业职工大学,参加市教委高职计算机专业申报,2003年结题。 2、“Visual Basic 程序设计”CAI课件,课题来源于信息工程系,2005年结题,参与。 3、“网上教学平台架构”,课题来源于信息工程系,2006年结题。 4、“高职高专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课题来源于上海电机学院,2008年结题。 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 1、1998年6月,获上海市职业技术学校第七届“未来建设者”技术技能比武节指导教师奖。 2、2003年9月,被评为上海机电工业职工大学“我心目中的好老师”。 3、2003年12月,获上海机电工业职工大学《教师技能》教案竞赛三等奖。 4、2004年2月,被评为上海机电工业职工大学“十佳教师”。 5、2005年12月,VB教学课件获上海电机学院CAI课件制作三等奖。 |
||||||||
2(3)-3 技术 服务 |
近五年来承担的技术研发项目或技术服务(培训)项目(含项目/培训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及效果(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相关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表彰/奖励或获得的专利(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 近五年来承担的技术研发项目或技术服务(培训)项目(含项目/培训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及效果 2005年至今承担了“李斌杯技能大赛”IT模块办公应用软件项目的培训工作,由电气集团和李斌技师学院联合主办,2005、06、07、08四年,专家组成员 参加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校企合作网页设计制作人员和数据库管理人员培养项目 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相关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与时间) 1、C语言中指针的灵活运用,《上海电机学院学报》,2005年4月,独立作者。 2、VC++在现代农业温室中的应用,《上海农业学报》(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2005年8月,独立作者。 3、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的设计及实现,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年12月,独立作者。 |
||||||||
课程类型:理论课(不含实践)、理论课(含实践)、实践(实训)课
2.主讲教师情况(4)
2(4)-1 基本 信息 |
姓 名 | 周晓斐 | 性 别 | 女 | 出生年月 | 1976.01 | |||
最终学历 | 大学 | 专业技 术职务 |
助讲 | 电 话 | 65480455-3047 | ||||
学 位 | 硕士 | 职业资 格证书 |
高校教师资格 | 传 真 | |||||
所在单位 | 上海电机学院 | zhouxf@sdju.edu.cn | |||||||
通信地址(邮编) | 上海市杨浦区军工路1100号(200093) | ||||||||
教学与技术专长 | 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 | ||||||||
简单工作经历(含在行业、企业的工作经历和当时从事工作的专业领域及所负责任) 2000.7-2002.11 上海市机电工业学校 计算机专业 教学 2002.12-2004.9 上海电机高等专科学校 计算机专业 教学 2004.9至今 上海电机学院 计算机专业 教学 |
|||||||||
2(4)-2 教学 情况 |
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型、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 (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训、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 /论文,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 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 1、《C语言程序设计》,理论课(含实践), 周学时4, 3届, 共300人。 2、《计算机网络》, 理论课(含实践), 周学时4, 4届, 共300人。 3、《WEB程序设计》, 理论课(含实践), 周学时4, 2届, 共100人。 4、《软件工程》, 理论课(含实践) 周学时4, 1届, 共120人。 5、《网页制作》, 理论课(不含实践), 周学时4, 1届, 共100人。 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学生总人数) 1、先后担任2个班《网页制作》课程设计指导工作,共100人。 2、先后担任 1个班《软件工程》课程设计指导工作,共30人。 3、先后担任3个班《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指导工作,共130人。 4、先后指导2届计算机专业学生的毕业设计,累计指导学生20余人。 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 1、《网页制作实验指导书》,课题来源于上海电机学院,2008年结题。 |
||||||||
2(4)-3 技术 服务 |
近五年来承担的技术研发项目或技术服务(培训)项目(含项目/培训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及效果(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相关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表彰/奖励或获得的专利(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 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相关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与时间) 1、网络远程教育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高校教育研究》,2008年6月,独立作者。 2、网页制作中色彩的应用 《中国教育科学学报》,2006年11月 第一作者 |
||||||||
3.教学队伍情况
3-1 人员 构成 (含兼 职教师) |
姓 名 | 性 别 |
出生年月 | 专业技 术职务 |
职业资 格证书 |
专业 领域 |
在现教学中承担的任务和时间 | 兼职教师现在企业行业中的任职 |
章锐 | 女 | 1958.10 | 副高 | 高校教 师资格 |
程序设计 实时控制 |
课程负责人 | ||
陆国辉 | 男 | 1963.6 | 讲师 | 高校教 师资格 |
计算机网络 |
课程负责人 | ||
倪彬彬 | 女 | 1970.10 | 讲师 | 高校教 师资格 |
程序设计 数据库技术 |
主讲 (双语教学) |
||
唐政 | 女 | 1966.10 | 讲师 | 高校教 师资格 |
数据结构 程序设计 |
主讲 | ||
赵强 | 男 | 1964.8 | 讲师 | 高校教 师资格 |
多媒体技术 | 主讲 | ||
高纪文 | 男 | 1965.6 | 讲师 | 高校教 师资格 |
计算机应用 | 主讲 | ||
周晓斐 | 女 | 1976.1 | 助教 | 高校教 师资格 |
软件工程 | 主讲 | ||
任伟 | 男 | 1976.12 | 助理实验师 | 高校教 师资格 |
网络管理 与安全 |
实践指导 | ||
张义恩 | 男 | 1949.11 | 高级工程师 | 软件工程 | 下厂实习 毕业设计 |
总经理 | ||
3-2 教学队 伍整体 结构 |
“双师”结构,专兼教师比例,学缘结构,年龄结构,职称及职业资格结构 本课程所有教师均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3名硕士, 3人工程硕士在读 1、年龄结构:45岁以上3人,35——45岁4人,35岁以下2人 2、学缘结构:课题组的教师毕业于不同的大学,主攻不同专业方向,学缘结构良好,易于实现优势互补 3、职称结构:师资队伍中副高以上职称2人,中级职称5人,初级职称2人。其中主要授课教师6人,双语教学(选讲)主讲教师1人,双师型教师及有企业经验的教师3名,还聘请了多名兼职教师和学校校外实习基地的现场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学校的兼职教师,负责下厂实习、毕业设计、课程设计的教学指导工作。 4、辅导教师、实验教师与学生的比例为1:15——1:20 由以上数据表明:本课程师资队伍知识结构、学缘结构、年龄结构均较为合理科学,师资力量配备强劲,教学和实践经验丰富。 |
|||||||
3-3 教学改 革与技 术服务 /培训 |
近五年来教学改革、教学研究成果及其解决的问题(不超过十项);主持或参与的技术服务(培训)项目、完成情况及成果、效益 课程组全体成员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主要涉及人才培养模式、现代教育技术、考核方法、教学方法等方面。目前,多媒体教学课件、网络课件已经基本制作完成并投入应用,培养模式、考核方法、教学方法等教学改革初见成效,并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较为显着的成效。 1、教学理念发生转变,教学目标更为明确,教学设计、组织更为合理 《WEB程序设计与开发》课程的教学目标突出培养学生的WEB应用程序编程能力,我们融合了项目式教学、案例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在课程考核评价方面,注重过程考核、编程实践能力考核;在《WEB程序设计与开发》课程基础平台方面,建设了网络教学环境,保障了教改方案的实施。 2、建设一支结构合理、“双师”特色明显的师资队伍 通过送出去、请进来、自身提高的方式逐步形成综合结构较为合理的师资队伍。04一位教师赴加拿大培训,08年送一位年轻教师下IT企业锻炼。 3、搭建网络教学平台,提高了教学效率 为了学生更方便学习,2004年起就为学生提供了网络教学平台。把课程教学大纲、教案、多媒体课件、网络课件等教学资源挂到网上,为学生查询资料、自主学习、与教师交流创造了条件。 4、创建全新的考核评价体系,促进学生求知欲望的提高。 课程组对课程考核评价体系进行了大胆改革,突出了学习过程考核和综合编程能力考核。改革后的课程评价考核体系主要体现了考核形式多样化、考核标准合理化以及考核试卷个性化三大特征。 5.加强教材建设,促进课程改革 课程组坚持采取以选用国家规划教材为主、校内补充讲义为辅的做法。加强课程体系及内容的研讨,根据项目教学的要求,对课程内容进行优化整合,并精选与之配套的习题与实验。 6.建立完整教学档案,规范教学文档管理 与本课程配套的教学资料齐全规范,有内含课程大纲、授课计划、课程考核标准的课程手册,同时建立了主讲教师之间、任课教师之间互相听课、评课制度;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课程质量分析会,并针对反馈意见提出改进教学的具体措施,从而规范了教学的各个环节,为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7.注重教学改革研究,发表多篇教学改革论文 本课程教学团队主要成员先后发表了十多篇教学论文,其中以第一作者发表的部分论文如下: (1)《单片机系统的分时设计框架》,上海电机学院学报,2005年4月 (2)《java技术在智能卡上的应用》,兰州大学学报,2005年6月 (3)《ASP访问WEB数据库的技术及其应用》,上海电机学院学报,2005年10月 (4)《MSP430单片机中的WDT研究》,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2006年1月 (5)《基于集成产品开发和集成能力成熟度模型的整合方案》,上海电机学院学报, 2006年9月 (6)《分析CPU工作频率》,福建电脑,2006年2月 (7)《C语言中指针的灵活运用》,上海电机学院学报,2005年4月 (8)《VC++在现代农业温室中的应用》,上海农业学报,2005年8月 (9)《使用Linux防火墙来保护校园网的安全》,中国教育科学学报,2007.9 主持或参与的技术服务(培训)项目、完成情况及成果、效益 1、2005年至今承担了“李斌杯技能大赛”IT模块办公应用软件项目、程序设计项目和网页设计(中级)项目的培训工作,由电气集团和李斌技师学院联合主办。 2、上海市职业技能鉴定—《网页设计制作员》四级、三级培训工作.。 3、上海市职业技能鉴定—《程序员(JAVA)》四级国家职业资格与IBM认证合作项目的培训工作。 4、上海市职业技能鉴定—《数据库管理人员》四级级鉴定培训工作。 |
|||||||
3-4 师资 培养 |
近五年师资培养情况(包括职教理论水平、专业技术水平提高,教学能力、职业能 力培养等) 以打造一流的教学队伍为目标,建立中青年教师培养制度。采取的具体措施及成效如下: 1、定期开展教学方法的研讨,开展集体备课。 2、采取“指导教师”制度,对新教师进行教学方面的指导。 3、推送青年教师进修深造。倪彬彬老师于04年到加拿大进修,开拓了视野,提高了业务能力,为开展双语教学打好了基础。 4、课题组在近五年中有六人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攻读了硕士学位,其中3位08年毕业。 5、创造条件让青年教师参加相关领域的技能培训和师资培训,鼓励青年教师到企业、研究所挂职锻炼,以培养更多的适应高职教育的双师型人才。08年周晓菲老师下IT企业挂职锻炼。 |
4.课程设置
4-1课程性质与作用 本课程是计算机技术相关专业的专业限定选修课。 ASP技术是目前网站应用中的核心技术,本课程讲解ASP使用的基础知识、一般的编程技巧、ASP的组件、数据访问模型ADO技术,以及ASP如何访问数据库,并且介绍了使用ASP开发的大量示例。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ASP编程的一般理论和技巧,熟练使用ASP的组件,能够在实际网络开发过程完成如论坛、聊天室等的制作工作。 通过本课程的实践课教学,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用ASP进行WEB应用程序设计的开发技术,开发相对复杂的WEB应用程序。通过不断的应用开发实践,掌握WEB应用程序开发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独立创建动态网站和实际制作动态网页的能力。 本课程的前修课程主要有计算机应用基础、网页制作,VB程序设计等。 |
4-2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根据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有关文件精神,上海《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沪府发[2006]10号),确定了本课题“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体现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养成的总体思路,高职学院成立了由院级领导参加的,学科带头人负责的专业调研组,负责教学计划的开发制定工作,根据对兄弟学校、IT产业和企事业单位的走访调研,对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进行分析,确定了具有职业能力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岗位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 设计课程教学内容和实践教学内容,构建较为完整的课程体系。通过对岗位需求的分析,我们高职计算机专业学生主要可能从事WEB应用程序开发、网页设计与制作、网络管理与维护和数据库技术应用等诸岗位,我们最终确定了以WEB应用程序相关基本理论和相关实践环节为内容的教学设计方案,再结合职业技术鉴定考证,使学生能最大限度的适应社会需求。在教学方法上,将原来的“学科式”课程内容体系改变为项目教学模块式体系,将原来的期末一次性考核改变为“项目技能考核+职业资格鉴定”综合评价,以达到分阶段掌握学科知识,以实际教学效果为第一评价指标,职业资格鉴定,实现教育与实践的零衔接。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也为今后学生深入学习其他类型的编程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1、设置项目教学模块 按实际教学流程的先后顺序将教学过程分为基础理论教学、实验实训教学、技术鉴定特训三大项目。实践教学分为WEB网站开发项目、课程设计(实训)项目,最终通过参加技术鉴定达到培养目标的实现。 2、明确分阶段达标要求 围绕WEB网站开发项目,以“能懂、够用、实用”为教学原则,着重掌握WEB应用程序开发所必须的基本技能;课程设计(实训)项目阶段,要求学生掌握WEB应用程序网站开发的规划、开发流程和编程技巧。技术鉴定特训项目就是通过综合实训,以获取职业技能鉴定—网页设计制作员(三级)证书为目标,旨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上岗就业能力。 3、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理念,设计好实训、实验、上岗实习等关键性环节,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实践模式,从初始的认知学习,中期的课程内实验,后期的学期项目实训,最后到技术鉴定后的岗位实践(校企合作项目),层层把关,保障学生能够顺利分阶段达标。 4、改革考核模式 改革理论课程的考核模式,强化教学实践过程,尤其加大对实践和操作能力的考核力度,探索出适合以模块教学、项目开发为特征的考核方式。 从单纯的课程成绩考核转向对学生的职业能力综合评价,采用单项考核与职业资格鉴定相结合的方式,实施“项目技能考核+职业资格鉴定”的评价体系,对学生的职业技术能力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 几年来,我们对该课程不断进行改革,通过教学方式的改进、教学手段的创新、教学效果的检验,解决了实际问题,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
5-1 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与适用性 教学内容的选择依照“企业需求和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原则,坚持选用国家级规划教材为主、校内补充讲义为辅的做法,理论够用、实用原则,以模块教学为中心,将相关知识点整合成若干大模块,在模块中精选主要案例,让学生在学习和完成案例的过程中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和编程技能,并形成良好的编程习惯和团队合作精神职业态度,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为其成长为一名合格的Web程序员奠定良好的基础。 各模块选取原则和作用如下所示: ![]() 本课程适用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软件工程等计算机专业学生使用。也可作为非计算机应用专业选修课程使用。 |
||||||||||||||||||||||||||||||||||||||||||||||
5-2 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 根据“以基本技能训练为基础,注重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教学理念,突出实验实训课时的安排,具体三大模块安排如下: 1、基础理论知识模块: 分四个单元:1)ASP基础知识,分属第1章-第3章,主要讲授ASP环境,HTML基础,VBScript脚本语言。需要11个学时。 2)ASP内置对象、组件知识,分属第4章-第5章,主要讲授ASP五大对象的属性、方法和使用。需要16学时。 3)数据库原理与ADO技术,分属第6章-第7章,主要讲授ACCESS,SQL SERVER数据库基础、SQL语言,ADO技术访问数据库。需要12学时。 4)综合应用实例介绍,包含在第8章及补充实例中,主要讲授WEB应用设计的一般方法。需要6学时。
本模块分为两部分:在校内 |